腎臟是人體代謝和排泄功能的器官,化療的藥物有些必須經過腎臟代謝,有些則是代謝的產物必須經過腎臟排泄,因此可能對腎臟及膀胱會有些損害。
有些藥物在治療的2~3天會讓尿液顏色改變,可能變黃或是變紅,或是尿液出現很濃的藥味。除此之外,如果出現排尿時灼熱或疼痛,頻尿、血尿或發燒及發冷狀況,就要立即就醫。多喝水是幫助預防腎臟和膀胱損害的最佳方法,但通常醫師已會給您大量的點滴注射,當有噁心、嘔吐情況,不需勉強大量喝水。
建議需每日監測及記錄,當血壓持續超出正常範圍時,需與醫師討論並適當調整藥物使用。
如果您原本就有高血壓,在治療期間,可請醫師評估調整降血壓藥物的種類及劑量,避免產生交互作用,造成血壓不穩定。
藥物本身常引起明顯的關節疼痛,症狀在用藥三個月後可逐漸改善,若疼痛嚴重可透過伸展關節、熱敷、止痛藥物緩解改善。
注射白血球生長素,刺激骨髓造血也會引起全身關節疼痛,這段期間鼓勵高蛋白飲食,待血球穩定後症狀可改善。
腹瀉通常會伴隨著腹部絞痛,如果水瀉的症狀持續24小時、或合併發燒或出血等症狀,就應該馬上與醫師聯絡。
•多喝水:腹瀉會大量失水,請務必多喝水保持電解質平衡。
•吃清淡、流質:如果腹瀉很嚴重,須改吃清淡流質食品讓腸道能夠稍微休息,但流質飲食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,因此以不超過3到5天為原則。
•少油、少刺激:在腹瀉期間避免進食油炸、油膩、辛辣的食物,以免刺激腸胃蠕動,使腹瀉及絞痛情況更嚴重。
•高纖改低纖:為了避免腹瀉更嚴重,此時不能再攝取高纖飲食。例如全麥麵包、麥片、生菜、豆子、堅果、水果以及乾果等。食物的攝取要改成低纖飲食,例如白麵包、白米飯或麵條、香蕉、乳酪、罐裝或煮過的無皮水果、優格、蛋、無皮馬鈴薯、無皮的雞肉及魚類等。
•補高鉀:腹瀉的時候會讓體內的鉀流失,此時除非有其他疾病(特別是慢性腎衰竭等禁忌)的考量,可多補充含高鉀的食物,如香蕉、橘子、馬鈴薯、楊桃等。
治療時常見的皮膚急性症狀包括:突然覺得非常癢、出現紅斑或蕁麻疹,這代表可能對藥物產生過敏,應該立即通知醫護人員。
其他慢性的症狀包括:皮膚變紅、乾癢、脫皮,容易長皮膚疹、青春痘;指甲也可能變得脆弱、易斷或是出現一條條的帶狀紋路等,以上症狀常出現在口服標靶藥物的病人上,可透過積極照護與藥物治療獲得改善。
有些藥物在注射後,沿著血管走向的皮膚會變得較黑,這是藥物引起的色素沉著。通常在治療結束後幾個月內會慢慢消褪,對身體不會有影響。治療期間應防曬。
請特別注意!某些化療藥物如果發生漏針,會對皮膚造成嚴重的永久性傷害,因此,在接受靜脈注射的時候若覺得灼熱或疼痛、腫脹,應該馬上告訴您的醫師或護理師。
手足症候群約在開始治療2-6周發生。好發於手、腳掌。會有局部紅、痛,受壓皮膚形成像雞眼的淺黃色角質,中央表皮潰爛、形成水疱。
面對手足症候群,您可以
1. 減少洗手,用溫和洗潔劑。
2. 多次塗抹含尿素、燕麥膠、 凡士林、高保濕乳液,再戴上棉質手套。
3. 做家事前,先戴棉質手套,再戴塑膠手套,避免接觸清潔劑。
4. 若出現傷口,擦藥膏後,立即塗上保濕乳霜。
紅血球主要負責將氧氣攜帶到身體各處,如果紅血球太少,身體組織就可能處於缺氧狀態,造成貧血。嚴重的貧血會讓人感覺疲倦、虛弱、頭暈、怕冷和呼吸困難等。因此若治療中持續有這些不適現象,要注意抽血的紅血球及血色素值,不要以為做治療就一定會如此而忽略了。
超連結1化療藥物、類固醇藥物都可能造成胃腸道黏膜破損,產生喉嚨痛、胃痛、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
宜採溫和飲食,避免刺激性食物、飲料,必要時由醫師開立藥物治療或轉介至胃腸科內視鏡檢查。
藥物治療期間,醫師會抽血追蹤肝功能。
當身體感到虛弱無力,宜多休息。要預防跌倒,變換姿勢時動作要放慢一點,以免感到頭暈暫不穩。
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