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療時常見的皮膚急性症狀包括:突然覺得非常癢、出現紅斑或蕁麻疹,這代表可能對藥物產生過敏,應該立即通知醫護人員。
其他慢性的症狀包括:皮膚變紅、乾癢、脫皮,容易長皮膚疹、青春痘;指甲也可能變得脆弱、易斷或是出現一條條的帶狀紋路等,以上症狀常出現在口服標靶藥物的病人上,可透過積極照護與藥物治療獲得改善。
有些藥物在注射後,沿著血管走向的皮膚會變得較黑,這是藥物引起的色素沉著。通常在治療結束後幾個月內會慢慢消褪,對身體不會有影響。治療期間應防曬。
請特別注意!某些化療藥物如果發生漏針,會對皮膚造成嚴重的永久性傷害,因此,在接受靜脈注射的時候若覺得灼熱或疼痛、腫脹,應該馬上告訴您的醫師或護理師。
建議需每日監測及記錄,當血壓持續超出正常範圍時,需與醫師討論並適當調整藥物使用。
如果您原本就有高血壓,在治療期間,可請醫師評估調整降血壓藥物的種類及劑量,避免產生交互作用,造成血壓不穩定。
藥物治療期間,應監測血糖數值並規律追蹤。
藥物治療期間,醫師會規律追蹤肺部狀況,若發現持續性咳嗽、呼吸喘等症狀,可主動告訴醫療團隊
【淋巴癌】
1.用於復發之濾泡性淋巴癌。
2.用藥前若血糖控制不佳,應暫緩使用此藥。